Java程序员_编程开发学习笔记_网站安全运维教程_渗透技术教程

Java 数组统计与求和实战解析:年龄数据的分类与平均值计算

阿贵
1天前发布 /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08月29日,已超过1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

Java 数组统计与求和实战解析:年龄数据的分类与平均值计算

56.png

一、原题完整代码呈现

以下是计算机二级Java考试中关于数组操作、循环控制和条件判断的典型题型,主要考察数组定义、计数逻辑、循环遍历及累加运算,包含4处需要填写的空白(标记为//*********Found********):

public class Java_1{
 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
        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        __________ ages = {35,43,28,39,62,57,48,29,54,46}; 
        int sum = 0, avg = 0; 
        int tt = 0,fot = 0,fit = 0,st = 0; 

        for (int i=0; i<ages.length; i++){
            if (ages[i] <=40 )
                tt++;
            else if (ages[i] >40 && ages[i]<=50)
                fot++;
            else if (ages[i] >50 && ages[i]<=60)
                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;
            else 
                st++;
        }
   
        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        for (__________; i<ages.length; i++)
            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            sum += __________;
        avg = sum/ages.length;
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<=40: "+tt+"     41-50: " +fot+"     51-60: "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fit +"     >=61: " + st);
    }
}

二、空白处逐一解析与解答

1. 第一处空白:定义年龄数组

答案:int[]
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int[] ages = {35,43,28,39,62,57,48,29,54,46}; 

解析
此处需要定义一个整数类型的数组存储年龄数据。Java中数组定义的语法为数据类型[] 数组名,由于存储的是整数年龄,因此数据类型为int,数组定义为int[]

2. 第二处空白:51-60岁区间计数

答案:fit++
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fit++;

解析
程序通过条件判断将年龄分为4个区间:

  • tt:40岁及以下
  • fot:41-50岁
  • fit:51-60岁
  • st:61岁及以上

当前条件ages[i] >50 && ages[i]<=60对应51-60岁区间,需要对fit变量进行自增计数,因此填写fit++

3. 第三处空白:初始化求和循环变量

答案:int i=0
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for (int i=0; i<ages.length; i++)

解析
该循环用于计算所有年龄的总和,需要遍历数组的每个元素。循环变量i需从0开始(数组索引从0开始),因此初始化语句为int i=0

4. 第四处空白:累加数组元素值

答案:ages[i]
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
sum += ages[i];

解析
sum变量用于存储年龄总和,每次循环需将当前数组元素的值累加到sum中。ages[i]表示数组中第i个元素的值,因此填写ages[i]

三、完整正确代码

四、程序功能与运行说明

程序功能

该程序实现对一组年龄数据的两项核心操作:

  1. 区间统计:将年龄分为4个区间并计数(40岁及以下、41-50岁、51-60岁、61岁及以上)
  2. 求和与平均值:计算所有年龄的总和及平均值
运行说明
  1. 输入数据:
    年龄数组为{35,43,28,39,62,57,48,29,54,46}(共10个数据)
  2. 区间统计过程:

    • tt(≤40):35、28、39、29 → 计数4
    • fot(41-50):43、48、46 → 计数3
    • fit(51-60):57、54 → 计数2
    • st(≥61):62 → 计数1
  3. 求和与平均值:

    • 总和:35+43+28+39+62+57+48+29+54+46 = 441
    • 平均值:441 ÷ 10 = 44(整数除法)
  4. 输出结果:

    <=40: 4     41-50: 3     51-60: 2     >=61: 1

五、核心知识点总结

  1. 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

    • 定义语法:数据类型[] 数组名(如int[] ages
    • 静态初始化:数组名 = {元素1, 元素2, ...}(适用于已知初始值的情况)
    • 长度获取:数组名.length(返回数组元素的个数,如ages.length为10)
  2. 条件判断与计数逻辑

    • 多条件分支:使用if-else if-else结构实现区间划分
    • 自增运算符:tt++fot++等实现计数器累加,等价于tt = tt + 1
    • 区间边界:注意判断条件的严谨性(如>40 && <=50准确划分41-50岁区间)
  3. 循环遍历与累加运算

    • 数组遍历:for (int i=0; i<ages.length; i++)是遍历数组的标准方式
    • 累加求和:sum += ages[i]逐步累积数组元素值,初始sum需设为0
    • 平均值计算:总和除以元素个数(sum/ages.length),注意整数除法的精度问题
  4. 变量命名规范

    • 见名知意:tt(≤40)、fot(41-50)、fit(51-60)、st(≥61)虽为缩写,但结合上下文可明确含义
    • 小写开头:遵循Java变量命名规范(驼峰命名法)

六、常见错误与应试技巧

  1. 常见错误分析

    • 第一处空白数组定义错误:写成int ages[](C语言风格,虽合法但不推荐)或遗漏[](变成普通变量)
    • 第二处空白计数变量错误:误用其他计数器(如fot++),导致区间统计混乱
    • 第三处空白循环初始化错误:忘记声明int i=0(直接写i=0),导致变量未定义
    • 第四处空白累加对象错误:写成i(累加索引)而非ages[i](累加元素值)
  2. 应试技巧

    • 数组操作口诀:"定义加初始化,length获长度,循环用索引,元素用[]取"
    • 计数逻辑:"先定义计数器,条件满足就自增,区间划分要连续"
    • 累加模板:"sum初始化为0,循环遍历数组,逐个元素加进去"
    • 调试技巧:输出中间结果(如每个计数器的值)验证逻辑正确性

通过本题,我们掌握了数组的基本操作、条件分支的区间划分、循环遍历的应用以及累加运算的实现。这些技能在数据统计、数据分析等场景中广泛应用,是Java基础编程的核心知识点。理解数组与循环的配合使用,对处理批量数据具有重要意义。
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 2 分享 收藏
评论 抢沙发
OωO
取消 登录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