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 三数中位数计算实战:条件判断与三目运算符全解析
一、原题完整代码呈现
以下是计算机二级Java考试中关于条件判断(if-else)与三目运算符的典型题型,主要考察分支逻辑、比较表达式及变量赋值,目标是计算三个整数的中位数,包含4处需要填写的空白(标记为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):
import java.io.*;
public class Java_1
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args[])
{
int a=15,b=25,c=5,m;
if(a>b){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if(_____________)
m=b;
else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m=(a>c)? _____________;
}else{
if(a>c)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_____________;
else
m=(b>c)? c:b;
}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System.out.println("median = " + ______);
}
}
二、空白处逐一解析与解答
1. 第一处空白:内层if的判断条件
答案:b > c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if(b > c)
m=b;
解析:
程序目标是计算三个数的中位数(排序后中间的数)。当外层条件a > b
成立时(即a
比b
大),需进一步比较b
和c
:
- 若
b > c
,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c < b < a
,中位数为b
,因此条件为b > c
。
2. 第二处空白:三目运算符的结果表达式
答案:c : a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m=(a>c)? c : a;
解析:
当a > b
且b > c
不成立时(即b <= c
),需比较a
和c
:
三目运算符
(a > c) ? 结果1 : 结果2
的逻辑:- 若
a > c
,则大小关系为b <= c < a
,中位数为c
; - 若
a <= c
,则大小关系为b < a <= c
,中位数为a
。
因此表达式为c : a
(注意三目运算符必须用:
分隔两个结果)。
- 若
3. 第三处空白:if分支的赋值语句
答案:m = a
if(a>c)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m = a;
解析:
当外层条件a > b
不成立时(即a <= b
),进入else分支。此时若a > c
,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c < a <= b
,中位数为a
,因此需给m
赋值a
,即m = a
。
4. 第四处空白:输出的变量
答案:m
//*********Found**********
System.out.println("median = " + m);
解析:
变量m
用于存储计算得到的中位数,最终需输出该变量的值,因此填写m
。
三、完整正确代码
四、程序功能与运行说明
程序功能
该程序通过嵌套的if-else语句和三目运算符,计算三个整数a=15
、b=25
、c=5
的中位数(即排序后位于中间的数),并输出结果。
运行说明
- 变量初始化:定义三个整数
a=15
、b=25
、c=5
,以及用于存储中位数的变量m
。 分支判断流程:
- 外层判断
a > b
:15 > 25
为false
,进入else分支。 - 内层判断
a > c
:15 > 5
为true
,执行m = a
(此时m=15
)。
- 外层判断
- 输出结果:
控制台打印median = 15
(三个数排序后为5, 15, 25
,中位数为15)。
五、核心知识点总结
中位数计算逻辑
- 定义: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(对于三个数,即既不是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的数)。
- 比较策略: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三个数的大小关系,无需完整排序即可找到中间值,提高效率。
if-else嵌套结构
- 作用:处理多条件分支逻辑,外层判断
a
与b
的关系,内层根据外层结果进一步判断a
与c
或b
与c
的关系。 - 执行顺序:满足哪个条件就进入对应的分支,不满足则进入else分支,确保所有情况都被覆盖。
- 作用:处理多条件分支逻辑,外层判断
三目运算符(条件表达式)
- 格式:
条件 ? 结果1 : 结果2
(条件为true
时返回结果1,否则返回结果2)。 - 优势:简化简单的if-else逻辑,使代码更简洁(如程序中用
(b>c)? c:b
替代“若b>c
则m=c
否则m=b
”)。 - 注意:必须包含
?
和:
,且结果1和结果2需为同一类型。
- 格式:
变量赋值与输出
- 中间变量
m
:专门用于存储计算得到的中位数,使逻辑清晰。 - 输出语句:通过
System.out.println
打印结果,字符串拼接使用+
连接文本与变量。
- 中间变量
六、常见错误与应试技巧
常见错误分析
- 第一处空白条件错误:写成
a > c
(逻辑混乱,未考虑a > b
时b
与c
的关系)或b < c
(条件与赋值矛盾,导致中位数错误)。 - 第二处空白三目运算符错误:遗漏
:
(语法错误)或写成a : c
(结果颠倒,中位数错误)。 - 第三处空白赋值错误:写成
a
(缺少m =
,未给变量赋值)或m = c
(赋值错误,与逻辑矛盾)。 - 第四处空白输出变量错误:写成
a
、b
或c
(直接输出原始值,未使用计算得到的中位数)。
- 第一处空白条件错误:写成
应试技巧
- 逻辑梳理:“先比a和b,再比小的与c,中间数值就是中位数,分支判断层次清”。
- 三目运算符:“条件问号分两边,true取左false右,类型一致别忘记,简化代码很方便”。
- 变量跟踪:“用m存中位数,每步判断赋对值,输出就用m变量,结果正确不失误”。
- 测试验证:“代入具体数值(如a=15,b=25,c=5),走一遍分支流程,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预期”。
通过本题,我们掌握了嵌套if-else的逻辑判断、三目运算符的使用,以及中位数计算的核心思路。这类题型是“分支结构+数学逻辑”的典型体现,对理解条件控制流和问题拆解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