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到
10
篇与
Linux
相关的结果
-
Ubuntu 18.04系统上如何安装Node.js并设置全局生效 在Ubuntu 18.04上安装Node.js并确保它全局生效,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。这里我将向您展示一种较为常见且推荐的方式:通过NodeSource仓库来安装特定版本的Node.js,并确保其全局可用。 使用NodeSource安装Node.js 步骤 1: 更新您的系统 首先,请确保您的包列表和已安装的包都是最新的: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步骤 2: 安装Node.js 接下来,我们将使用NodeSource提供的脚本来安装Node.js。这允许我们选择特定版本的Node.js进行安装。例如,要安装Node.js v16.x(LTS版本),可以执行以下命令: curl -fsSL https://deb.nodesource.com/setup_16.x | sudo -E bash -运行上述命令后,它会自动添加NodeSource的APT仓库并更新软件包缓存。 然后,使用APT安装Node.js: sudo apt install -y nodejs步骤 3: 验证安装 安装完成后,可以通过检查版本号来验证Node.js和npm是否正确安装: node -v npm -v如果一切正常,你应该能看到相应的版本号输出。 设置全局生效 默认情况下,通过上述方法安装的Node.js和npm是全局可用的。也就是说,你可以在系统的任何地方直接使用node和npm命令。 如果你遇到权限问题,比如尝试全局安装npm包时提示权限不足,你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之一: 更改npm全局包安装路径:可以通过修改npm配置来改变全局包的安装目录到用户空间而非系统空间。 npm config set prefix ~/.npm-global然后,在你的主目录下的.profile或.bashrc文件中添加一行: export PATH=~/.npm-global/bin:$PATH 使用nvm(Node Version Manager):这是一种更灵活的方法,不仅可以解决权限问题,还能方便地切换不同版本的Node.js。首先需要安装nvm: curl -o-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nvm-sh/nvm/v0.39.1/install.sh | bash安装完成后,重新加载shell环境,并使用nvm安装Node.js: source ~/.bashrc nvm install --lts 通过这些步骤,你应该能够在Ubuntu 18.04上成功安装Node.js,并确保它可以全局使用。根据您的具体需求,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安装方式。 提供了另一种安装特定版本Node.js的具体指导。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,请随时告诉我。
-
Linux系统使用宝塔运维面板一键挂载硬盘教程 宝塔运维面板提供了一键挂载硬盘的功能,这大大简化了服务器管理中的硬盘挂载过程。以下是如何使用宝塔面板一键挂载硬盘的详细步骤: 一、准备工作 确认新硬盘已连接: 通过lsblk或fdisk -l命令查看新硬盘是否已被系统识别。 确保硬盘未挂载: 如果新硬盘已挂载,请先卸载硬盘。 备份重要数据: 挂载新硬盘之前,请确保已有的数据已备份,以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。 安装宝塔面板: 如果尚未安装宝塔面板,请先安装。 二、使用一键脚本自动挂载 方法一:通过宝塔面板界面操作 下载并安装一键脚本插件: 在宝塔面板中,点击左侧菜单栏的“软件商店”。 在搜索框中输入“一键脚本”,找到对应的插件并点击安装。 运行一键脚本: 安装完成后,点击左侧菜单栏的“系统工具”。 找到“一键脚本”并点击运行。 选择并挂载硬盘: 在一键脚本的界面中,可以看到当前服务器上的所有硬盘。 选择想要挂载的硬盘,然后点击“一键挂载”。 设置挂载点: 挂载点是硬盘挂载到系统中的路径。 建议选择一个空文件夹作为挂载点,如/www/wwwroot/data。 确认挂载: 设置好挂载点后,点击“确定”按钮。 系统会自动进行挂载操作,挂载过程可能需要几秒钟到几分钟的时间。 挂载完成后,可以在“一键脚本”界面看到挂载成功的提示。 方法二:通过SSH执行一键脚本 根据系统选择命令: Centos系统:yum install wget -y && wget -O auto_disk.sh http://download.bt.cn/tools/auto_disk.sh && bash auto_disk.sh Ubuntu系统:wget -O auto_disk.sh http://download.bt.cn/tools/auto_disk.sh && sudo bash auto_disk.sh Debian系统:wget -O auto_disk.sh http://download.bt.cn/tools/auto_disk.sh && bash auto_disk.sh 执行命令: 在SSH终端中执行上述命令。 等待挂载完成: 脚本会自动检测并挂载硬盘,等待脚本执行完成即可。 三、验证挂载是否成功 查看挂载点: 在文件管理器中查看设置的挂载点,确认硬盘已经成功挂载。 使用命令验证: 可以使用df -h命令查看挂载情况,输出中应显示新挂载的硬盘及其挂载点。 四、注意事项 确保宝塔面板已更新: 在使用一键挂载功能前,请确保宝塔面板已更新到最新版本。 检查挂载点: 请确保设置的挂载点是一个存在的空文件夹。 谨慎操作: 挂载新硬盘时,请务必谨慎操作,以避免数据丢失。 通过以上步骤,您可以轻松地使用宝塔面板一键挂载硬盘,提高服务器管理效率。
-
Linux系统apt常用命令大全 Linux apt(Advanced Packaging Tool)是一个在Debian和Ubuntu等Linux发行版中广泛使用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。apt命令提供了查找、安装、升级、删除软件包等功能,且命令简洁易记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apt命令及其说明: 一、基本命令 更新软件包列表 命令:sudo apt update 说明:从软件源更新本地软件包列表,以获取最新的软件包信息。 升级已安装的软件包 命令:sudo apt upgrade 说明:升级系统中已安装的所有软件包到最新版本。如果要升级前删除需要更新的软件包,可以使用sudo apt full-upgrade。 安装软件包 命令:sudo apt install <package_name> 说明:安装指定的软件包。如果要安装多个软件包,可以在命令后依次列出软件包名,用空格分隔。 删除软件包 命令:sudo apt remove <package_name> 说明:删除指定的软件包,但保留其配置文件。如果希望同时删除软件包及其配置文件,可以使用sudo apt purge <package_name>。 搜索软件包 命令:apt search <keyword> 说明:根据关键字搜索可用的软件包,并显示搜索结果。 显示软件包信息 命令:apt show <package_name> 说明:显示指定软件包的详细信息,包括版本号、大小、描述等。 二、高级命令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包 命令:apt list --upgradeable 说明:列出所有有可用更新的软件包及其版本信息。 清理不再使用的依赖和库文件 命令:sudo apt autoremove 说明:删除系统中不再需要的软件包和依赖关系,以释放磁盘空间。 清理下载的软件包文件 命令:sudo apt clean 说明:删除系统中已下载但不再需要的软件包文件。 重新安装软件包 命令:sudo apt reinstall <package_name> 说明:重新安装指定的软件包,这通常用于修复损坏的软件包。 查看软件包的依赖信息 命令:apt depend <package_name> 说明:显示指定软件包的依赖关系。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包 命令:apt list --installed 说明:列出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。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包的版本信息 命令:apt list --all-versions 说明:列出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及其版本信息。 三、其他常用选项 -y: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时,自动回答“yes”,避免手动确认。 -q:静默模式,不显示安装或删除过程中的详细信息。 --no-upgrade:安装软件包时,如果软件包已经存在,则不要升级它。 --only-upgrade:只升级软件包,如果软件包不存在,则不安装它。 四、注意事项 apt命令执行通常需要超级管理员权限(root权限),因此需要在命令前加上sudo。 在安装或删除软件包之前,建议先更新软件包列表,以确保获取到最新的软件包信息。 清理不再使用的依赖和库文件可以释放磁盘空间,但请谨慎操作,以免误删重要文件。 通过以上命令和选项,用户可以高效地管理Linux系统中的软件包。
-
Linux系统yum常用命令大全 YUM(Yellowdog Updater Modified)是一个在Fedora、CentOS、Red Hat等基于RPM的Linux发行版中使用的软件包管理器。它允许用户从指定的软件仓库中搜索、安装、更新和删除软件包。以下是YUM的一些常用命令及其说明: 一、基本命令 安装软件包 命令:yum install <package_name> 说明:安装指定的软件包。例如,要安装名为httpd的软件包,可以使用命令yum install httpd。 更新软件包 命令:yum update <package_name>(更新指定软件包)或yum update(更新所有软件包) 说明:更新指定的软件包到最新版本,或者更新系统中的所有软件包。 删除软件包 命令:yum remove <package_name> 说明:删除指定的软件包。例如,要删除名为httpd的软件包,可以使用命令yum remove httpd。 列出所有可用的软件包 命令:yum list 说明:列出所有可用的软件包,包括已安装和未安装的软件包。 搜索软件包 命令:yum search <keyword> 说明:根据关键字搜索可用的软件包。例如,要搜索与httpd相关的软件包,可以使用命令yum search httpd。 显示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命令:yum info <package_name> 说明:显示指定软件包的详细信息。例如,要显示httpd软件包的详细信息,可以使用命令yum info httpd。 二、高级命令 清理YUM缓存 命令:yum clean <packages|headers|oldheaders|all> yum clean packages: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。 yum clean headers:清除缓存目录下的headers。 yum clean oldheaders: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headers。 yum clean all(或yum clean):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及旧的headers。 说明:清理YUM缓存,释放磁盘空间。例如,要清理所有缓存,可以使用命令yum clean all。 检查更新 命令:yum check-update 说明:检查系统中已安装的软件包是否有可用更新。 安装软件组 命令:yum groupinstall '[group name]' 说明:安装指定的软件组。例如,要安装开发工具组,可以使用命令yum groupinstall 'Development Tools'。 删除软件组 命令:yum groupremove '[group name]' 说明:删除指定的软件组。例如,要删除开发工具组,可以使用命令yum groupremove 'Development Tools'。 获取软件组信息 命令:yum groupinfo '[group name]' 说明:显示指定软件组的详细信息。例如,要显示开发工具组的详细信息,可以使用命令yum groupinfo 'Development Tools'。 查找提供特定文件的包 命令:yum provides <file> 说明:查找哪个软件包提供了指定的文件。例如,要查找哪个软件包提供了/usr/bin/nano文件,可以使用命令yum provides /usr/bin/nano。 三、其他常用选项 -h:帮助,显示命令的详细帮助信息。 -y: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时,自动回答“yes”。 -q:不显示安装的过程,只显示结果。 四、注意事项 在执行YUM命令时,通常需要具有超级用户权限(即root权限)。 在安装或更新软件包之前,建议先更新软件包列表,以确保获取到最新的软件包信息。可以使用yum update命令来更新软件包列表(尽管它主要用于更新软件包,但也会更新软件包列表)。 如果系统中的缓存过多,可以使用yum clean all命令来清理缓存,释放磁盘空间。 通过以上命令和选项,用户可以高效地管理Linux系统中的软件包。
-
Linux系统目录结构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采用级层式的树状结构,最上层是根目录“/”,然后在根目录下再创建其他的目录。以下是对Linux系统目录结构的详细介绍: 一、根目录“/”下的主要目录 /bin:Binary的缩写,存放着最常用的命令,比如cd、chmod等,这些命令通常由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执行。这些命令通常不依赖于其他库文件,因此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就可以使用。 /sbin:s是super user的意思,即超级用户,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或命令。 /home:存放着普通用户的主目录。在Linux中,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,一般以用户的账号命名。 /root:系统管理员(也称为超级权限者)的用户主目录。 /lib:Linux系统开机所需的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,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。 /lost+found: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,当系统非法关机后,这里会存放一些文件。这个目录一般在Linux桌面的文件夹中看不到,它是隐藏的,但是可以在终端通过ls命令看到。 /etc:存放所有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。例如,安装了MySQL数据库后,MySQL数据库的配置文件my.conf就会放在该目录下。 /usr:存放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,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。该目录可能包含以下子目录: /usr/bin:存放用户安装软件时产生的命令,如zip、wget、vim编辑命令等。 /usr/sbin:存放只有root用户才可以执行的系统管理shell命令和服务相关的程序文件。 /usr/etc:非系统应用的配置(设置)。 /usr/lib:安装非系统应用(如Python库)时,应用的库文件保存在此目录中。 /usr/lib64:64位的非系统应用库目录。 /usr/local:系统建议的软件安装目录,通常通过编译源码方式安装的程序存放在此。 /usr/share:共享目录,存放帮助文档、软件说明等文件。 /boot:存放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,包括一些连续文件以及镜像文件。如果该目录中的文件被破坏,Linux系统就无法启动。 /proc:一个虚拟目录,是系统内存的映射,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。 /srv:service的缩写,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。 /sys:该目录下安装了Linux 2.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sysfs。 /tmp: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,系统重启时会清空数据。 /dev:类似于Windows的设备管理器,把所有的硬件用文件的形式存储。 /media: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,如U盘、光驱等,当识别后,Linux会把识别到的设备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并挂载到这个目录下。 /mnt: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,也可以用来永久挂载存储设置。与“/media”不同,系统不会自动将存储设备挂载到“/mnt”。 /opt: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存放的目录,默认为空。这个目录就是放软件安装包(比如Windows版的exe文件,或者压缩包之类的)的地方。 /var:存放不断扩充的内容,包括各种日志文件、缓存文件、用户邮件等。 /selinux:security-enhanced linux的缩写,是一种安全子系统,它能控制程序只能访问特定文件,有三种工作模式,可以自行设置。 /run:记录自Linux系统启动以来的系统信息。 二、目录结构的特点 Linux系统的所有目录都是一个有层次的倒立着的树状目录结构,“/”根是所有目录的顶点。 Linux系统目录与磁盘等设备是不直接关联的,每个目录都可以挂载在不同的设备如磁盘上。 综上所述,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,通过合理的目录划分和文件组织,可以方便地管理和访问系统中的各种资源。